超英趕美的換肝先鋒

“肝臟移植是我的志業,到今天為止1192例活體肝臟移植都是我親自操刀。”才剛走出手術室,臺灣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回到辦公室接受採訪,他用沉穩的語調道出精准的數字,31年如一日行醫換肝,讓他成為臺灣肝臟移植權威,更享有“亞洲換肝之父”美譽。1984年,陳肇隆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而後更致力於發展活體肝臟移植,“亞洲文化和歐美不同,我們對器官捐贈的概念較保守,所以在肝臟捐贈有限的情況下,活體肝臟移植成為亞洲國家的另一種選擇,這是臺灣少數可以超越歐美的醫學領域之一。”陳肇隆內斂的語氣蘊含著自豪。

活體肝臟移植是指從健康捐肝人體上切取部分肝臟供給換肝者的手術,“活體肝臟移植對於外科醫師來說是更大的責任和壓力,在活體肝臟移植出現以前,從來沒有健康的人為了其他人冒險,接受捐肝這種大手術,所以換肝手術要更精准,不能讓健康的人成為病人。”陳肇隆說,高雄長庚肝臟移植醫療團隊以手術微出血量聞名,大多數捐肝者在手術中不需要接受輸血,不僅術後合併症低,更能保障捐肝者的手術安全性。此外,換肝病患在術後的五年存活率達到90%,已經超越歐美和日本,“一定要追求完美,具備更多耐心和細心,不容許出任何差錯。”他說。

親自操刀上千起換肝手術,陳肇隆對每一個病例依舊記憶猶新。他分享一次分割肝臟的案例:1997年陳肇隆完成亞洲首例“一肝兩用”的移植手術,將同一個肝臟分別移植給兩個換肝病患。兩年後,他完成了台港跨海移植的創舉,一個臺灣的捐肝者的左肝部份移植給一個臺灣小嬰兒,右肝則給了一個香港的計程車司機,“現在,兩人依舊健康,當初的小嬰兒已經高中畢業。有趣的是,當年我們用冰盒將器官從臺灣送到香港,11年後,香港也在一次移植手術中‘回饋’臺灣,將一名捐肝者的一半肝臟用同一個冰盒送回臺灣。”他說起這段跨海延續生命的故事。

2002年,活體雙肝移植成為臺灣創舉,更是全球第三例成功的病例,一對臺灣姊妹一人捐了一部分的肝臟給患有B型肝炎、肝硬化的父親,傳為佳話。此後,陳肇隆陸續完成共六例雙肝移植,12名捐贈者健康無虞。

據陳肇隆回憶,首例美國患者來台換肝也曾吸引了國際醫界的注意,美國知名女畫家Eileen Dreizin感染C型肝炎後併發肝硬化,2009年,她和女兒從美國加州遠渡重洋來臺灣進行肝移植,“我當初好奇加州本身有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是美國現在最大的肝臟移植中心,為何要遠道而來?女畫家回答我‘孩子上網查詢發現臺灣換肝存活率比美國高很多’。手術成功多年來,女畫家每年都會寄照片來給我,前些日子她才寄來含飴弄孫的照片。”陳肇隆笑著說。



除了一個個肝臟移植的成功案例,陳肇隆更將醫療技術帶出臺灣,他帶領肝臟醫療團隊至各國義診,並協助其醫療在地化,像是中國大陸的北大、上海交大,我們也到當地醫院協助設置肝臟移植中心。多年來,他已訓練超過2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肝臟外科醫師,“醫療是救人的學問,本來就不該藏私,臺灣的醫療能有今天的表現,也是因為過去我們有機會到歐美日各國學習,今天換我們有能力,就應該回饋全世界。”陳肇隆謙遜地說。

訪談最後,我問起十幾小時的移植手術對於年過六旬的陳肇隆是否算是極大的體力挑戰。他笑了笑說:“在手術過程你是帶著病人在生死之間搏鬥,所以會非常專注謹慎,不會覺得累,一直到完成手術才會覺得‘怎麼這麼累’。”直到現在,他一周固定會排三台換肝手術,也有固定門診和加護病房查房,就像一天有48小時般加倍運轉,正是因為陳肇隆的追求完美,他帶領的高雄長庚一躍成為全球五大活體肝臟移植中心之一,成千病患心“肝”情願將生命交付給陳肇隆,由陳肇隆為他們帶來重生希望。

網頁連結